未來三年內逐步成型 生態保護紅線夯實綠色空間
作者來源: 本站 ???? 發布時間:2018-08-08
導讀: 2020年底前,一張“網”將全面覆蓋我國的生態功能極重要和生態環境極度敏感脆弱區。而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后,國家也將對紅線范圍內的區域進行嚴格監管,確保紅線劃得實、守得住
來自生態環境部召開的7月例行發布會上消息稱,迄今全國已有14省份發布本行政區域生態保護紅線。而在今年年初,國務院就已批準京津冀3省(市)、長江經濟帶11省(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共15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同樣是在今年,發改委批復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總投資超過2.78億元,預計2020年底前建成。至此,全國生態保護紅線“一張圖”雛形初具。
作為夯筑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和準則,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在此前召開的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時任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就曾指出,今年要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但同時,劃定工作堅持生態保護紅線優先為總原則,同時也要為發展預留空間。
科學評估后,保護與開發相矛盾的區域,到底是要開發還是保護,這是***需花時間研究確定的,也是***難的一點。這其中,確定紅線范圍是重點,也是難點,難就難在要處理好開發和保護的關系。保護區域也不是無人區,而是要堅持嚴格監管、生態補償和合理利用,實施正面準入清單管理。截至2017年底,京津冀、長江經濟帶11個省份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等15個省份已形成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并通過了省(區、市)人民政府審議。
為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的“剛性”,國家明確了嚴守紅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這其中,首次開啟生態保護紅線戰略的《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就曾明確劃定指南等一系列技術規范,要求環保部聯合發改委并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有序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嚴守工作。根據其提出的時間任務表,未來三年內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以構建生態安全格局為標的,近年來多部委與各地采取國家指導、地方組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摸清全國生態環境“家底”。旨在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為目標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采取定量評估與定性判定相結合的方法,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布局合理、落地準確、邊界清晰。但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生態保護紅線布局仍待不斷優化和完善,但前提是“面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從分類來看,各省市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時密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誠如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的主導生態功能,江西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分為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和水土保持3大類;而在安徽,“兩屏兩軸”的生態環境保護格局則覆蓋了水源涵養、濕地生態與生態廊道等板塊;同樣地,湖南則按照"一湖三山四水"原則對生態環境要素量身定制保護方案。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完成其余16省份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按程序報批,盡快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按照2018年生態保護紅線工作進度安排,生態環境部還將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試點,加快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此外,還要根據生態功能定位,明確生態保護紅線差別化的用途管控、準入清單、生態保護補償、評價考核等政策措施,***終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作為夯筑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和準則,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在此前召開的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時任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就曾指出,今年要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但同時,劃定工作堅持生態保護紅線優先為總原則,同時也要為發展預留空間。
科學評估后,保護與開發相矛盾的區域,到底是要開發還是保護,這是***需花時間研究確定的,也是***難的一點。這其中,確定紅線范圍是重點,也是難點,難就難在要處理好開發和保護的關系。保護區域也不是無人區,而是要堅持嚴格監管、生態補償和合理利用,實施正面準入清單管理。截至2017年底,京津冀、長江經濟帶11個省份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等15個省份已形成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并通過了省(區、市)人民政府審議。
為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的“剛性”,國家明確了嚴守紅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這其中,首次開啟生態保護紅線戰略的《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就曾明確劃定指南等一系列技術規范,要求環保部聯合發改委并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有序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嚴守工作。根據其提出的時間任務表,未來三年內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以構建生態安全格局為標的,近年來多部委與各地采取國家指導、地方組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摸清全國生態環境“家底”。旨在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為目標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采取定量評估與定性判定相結合的方法,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布局合理、落地準確、邊界清晰。但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生態保護紅線布局仍待不斷優化和完善,但前提是“面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從分類來看,各省市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時密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誠如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的主導生態功能,江西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分為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和水土保持3大類;而在安徽,“兩屏兩軸”的生態環境保護格局則覆蓋了水源涵養、濕地生態與生態廊道等板塊;同樣地,湖南則按照"一湖三山四水"原則對生態環境要素量身定制保護方案。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完成其余16省份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按程序報批,盡快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按照2018年生態保護紅線工作進度安排,生態環境部還將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試點,加快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此外,還要根據生態功能定位,明確生態保護紅線差別化的用途管控、準入清單、生態保護補償、評價考核等政策措施,***終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相關新聞
- 2019-01-19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
- 2018-12-18 科威納第12期沙龍會隆重召開
- 2020-02-21 纖維球廠家的纖維球價格
- 2018-04-12 石英砂過濾器的反沖洗耗水量怎么計算?
- 2018-04-02 六角蜂窩斜管填料注意事項
- 2020-02-21 京津冀地區地下水污染防治現狀、問題及科技發
- 2018-08-01 什么叫絮凝
- 2019-01-13 工業水處理預處理的定義和組成
- 2019-01-17 直排廢水,4人被禁止從事污水處理活動
- 2019-01-16 青橙環保行動論壇在京舉行